多维多向学习互动,创新创见过程教学 ||《外国刑法总论》课程圆满结束

发布者:高地发布时间:2020-05-30浏览次数:369

    2020年3至5月,东南法学“女神”院长刘艳红教授主讲的《外国刑法总论》课程圆满结束。本次授课共十讲,并以“腾讯会议+微信群”为课程平台采取线上直播方式,同时邀请2019级全院硕士研究生旁听,学术资源共享连续、思维互动讨论不断,充分利用了智慧云教学的优势。

    刘艳红老师以刑法学说史和重点人物思想为脉络,将法学思想的演化与知识体系的进化置于时代背景之下,使同学们从历史维度了解刑法理论的来源与发展。同时刘老师采取“过程式”双向互动线上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体悟能力与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注重学术的传承与变化、刑法思想的连续性与学术思想的延续性,全程学术氛围浓厚、“干货”满满。课堂上,刘艳红教授思路敏捷妙语连珠,师生的频繁互动使得课堂学术研讨氛围热烈,引起同学们学术探索的兴趣。

  


抗线下懈怠“过程式”双向互动

线上教学模式完美呈现


课堂前,刘艳红教授会布置学生将下节课所要讲述的刑法学者的代表著作以电子稿的形式分享在“2019级刑法硕士生交流群”中,供同学们进行提前学习和知识拓展。

课堂中刘艳红教授以启示性、跳跃性的提问激励同学们不断思考,寻找刑法理论的思维脉络。除了可以开麦与老师进行互动外,腾讯会议的讨论区成了同学们踊跃提问、互动交流的小天地。


课堂后,每次授课结束,刘艳红教授都会布置一篇小作业来了解同学们的所思所想所悟,通过对表扬和未被表扬的作业的评述来告诉大家自己的判断标准和作业答案。

课余时间,刘艳红教授鼓励同学们多读多写,并对同学们写作的疫情系列推文进行指导,在交流群中还时常与同学们分享最新出台的法规和名家名篇。



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练习过程式教学使得同学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材上的知识往往隐去了发现的过程,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而在刘艳红教授的课堂中,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学会了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法学思维方式得到了科学、系统地训练。



课程终期虽已至,法律思想仍存心。从典雅的古希腊到晦暗的中世纪,从群星云集的启蒙时代到成熟深入的近现代,刘艳红老师将过去的刑法思想痕迹高度凝练内化为自己深厚的学识,将各个学派学说间的传承与联系娓娓道来,使得抽象性、概念性的刑法思想和哲学根基不再高不可攀,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并在同学们的心中埋下了理性的种子。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一位同学都深受熏陶,表示这不仅是一门法律理论课程,更是一曲人类文明思想的赞诗,相信通过在刘院长的课堂上的沉浸思考与追问,我们在精神灵魂上的每一次洗礼,都将化为深埋的营养,指引着我们在未来的漫漫人生路中成为一名“有灵魂的工匠”


结 语

    疫情期间,老师和同学们虽千里相隔,但其实“刑”影不离。短短两个月的授课时间,刘老师通过对刑法学派发展及其代表人物思想的梳理,使同学们系统地了解西方刑法学说史,以及外国刑法总论的基础知识。课程虽已落下帷幕,但正如刘老师在课程伊始所分享的“哲学并不是给予,而是唤起”,其过程式的授课方式并非简单地将刑法学的知识输出给学生,而是通过课堂中的提问与课后的互动反馈唤起学生自发的思考,将所学的刑法思想和哲学基础的内容融会贯通、夯实根基,内化为自身刑法体系的建设,从而更好地把握现代刑法理论。课程结束但学习继续,刘老师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永葆学习的天真和热情,将学习作为一辈子的事情

文字 | 罗雪、莫凡、卢梦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