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7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决定,2020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立项283项,其中,经费资助课题90项,自筹经费课题193项。由湖州市人民检察院刘珏检察官主持、我院陈洪兵教授参与主持的“网络服务商刑事责任认定研究”和由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检察院周东升检察长主持、我院钱小平副教授参与主持的“企业刑事合规与检察职能问题研究”获得经费资助课题立项,由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李翔副检察长主持、我院尹吉教授参与主持的“消极执行视域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问题研究”、由泰州市人民检察院邹云翔副检察长主持、我院李川教授参与主持的“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及由南京市人民检察院陶国中副检察长主持、我院冯煜清副教授参与主持的“公益诉讼‘等’外领域探索”获得自筹经费课题立项。
我院5位教师参与主持的课题获得2020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立项,不仅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是东南大学民事检察研究基地和法学实践教育中心研究成果的表现。东南大学民事检察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检察理论研究和创新,结合民事检察改革的重大需求,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研究工作。本次尹吉教授、冯煜清副教授参与主持的课题都是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民事检察理论研究,对实践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期待该课题未来取得高质量的检察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并及时转化利用。
我院法学实践教育中心成立以来,与各个检察院、法院等司法实务部门展开了实践性合作。作为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与实务部门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法学实践教育中心立足于前沿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致力于法律实践创新理论研究、法律实践创新应用研发、法律实践创新场景落地以及法律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面向检察实务部门而设立,由实务专家与理论工作者共同主持完成。此次我院共五位教师参与了共五项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并提供理论支撑,体现了法学实践教育中心理论和实务之间的良性互动,打破了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
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秉持着以法学研究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以司法实践为法学研究作出贡献的原则,力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与完善。5位教师参与主持的课题获得2020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立项,进一步提升了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在民事检察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领域的影响力。东南大学民事检察研究基地和法学实践教育中心将进一步与实务部门保持双向交流和合作的良好态势,为集结各方实务部门的力量和推动民事检察工作、法学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起到更多的作用。
文字:曹雅茹
图片: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