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返乡学子利用假期开展以“教育关爱”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发布者:高地发布时间:2020-08-26浏览次数:811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青少年的教育与身心健康的培养是一个国家发展富强的根本。在这个特殊的暑期,东大返乡学子利用假期,开展了以“教育关爱”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投身教育,关爱孩子,我们一直在行动!


01 关爱残障儿童,用心托起折翼天使

志行青听,为爱倾听

    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小耳之家”,来自医学院的“志行青听”团队在本次返家乡实践中,通过事先进行相关了解学习,依托腾讯会议进行直播,为小耳畸形患者带来科学教育、人文关怀、心理辅导。本次返家乡实践旨在促进小耳畸形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其未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志行青听”团队用爱与温暖,为小耳畸形儿童带来一场美丽的邂逅。“志愿、行动、青春、倾听”,7名来自医学院的志愿者们还将继续努力!



02 普法宣传活动,知法守法健康成长

普法行动正当时



    来自仪科学院的廌思普法小队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积极参与普法工作。在自身了解法律知识,明晰法律内容的同时,于两地开展线上线下的群众法律意识调查,线上发放问卷,线下进行街头采访,争取全面了解群众法律知识相对薄弱的方面,为后期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意识普及做好了准备工作。



来自仪科学院的廌思普法小队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积极参与普法工作。在自身了解法律知识,明晰法律内容的同时,于两地开展线上线下的群众法律意识调查,线上发放问卷,线下进行街头采访,争取全面了解群众法律知识相对薄弱的方面,为后期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意识普及做好了准备工作。



普法教育,让法律走进生活



    在疫情期间,来自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的“青语倾言普法宣讲团”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号召,同时考虑到湖北部分地区因疫情影响预期教学,效果难以实现的问题,在暑期开展了“法遇云端——花开疫散与青言”教育关爱实践活动。团队与湖北省孙家湾小学及乘马岗镇院子中心小学取得联系,依托腾讯会议平台,共开展了为期三周的线上支教活动,包括精准性一般课程与趣味性普法课程。团队成员与当地老师、学生及家长充分沟通后,制定了详细的授课方案,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复习,并且帮助学生预习下一学期新内容。每周三团队成员还为学生开设了趣味普法课堂,讲解公民的受教育权、防范网络诈骗、保护自身隐私、预防校园欺凌等法律知识。



    为提高团队普法影响力,助力法治建设,团队还通过江宁区美丽乡村普法服务中心,面向江宁区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设立法治云课堂,在江宁普法公众号上发布原创普法作品,包括文章、海报、视频等,旨在通过网媒途径,更大程度上宣扬法治的魅力,增进人民对法律的认识。




爱心支教活动,真心传递爱与希望

携手助梦,砥砺前行

    来自各个学院的24名同学,在这个特殊的假期,组成了今年暑期的梦想支教团,在带队老师李东阳、司家辰的带领及研究生支教团学长学姐的配合下,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科技文化活动拓宽青少年学生的知识体系,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着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同时,在国学、历史课堂的互动中,传播积极向上、自信博爱、雍容大气、深厚广博的人文情怀;在种类丰富的文体类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美术素养,加深其对舞蹈、手工类课程的接触。让学生享受到更全面、更完备的夏令营活动,培养学生更广泛的兴趣爱好。



    此外,团队还以当地研究生支教团为支撑,展开了题为“边疆地区教育资源”的社会实践调研,通过前期走访及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了解边疆地区教育资源分布现状及缺失之处,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实践报告,力求能够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调研+授课,助力乡村振兴

    来自艺术学院的“仙山渝越,为爱上色”团队采用线上线下充分结合的方式,基于各成员对自己所在地的乡镇进行线上调研及资料查询,通过线下采访村民和相关机关机构以及文化部门,撰写地方村落文化调查报告,记录乡村色彩。团队从多方面入手探究乡村发展情况、文化风貌以及仍待改进的部分,助力乡镇发展,勾画美丽乡镇形象。同时团队还展开了线上授课,通过网络录课的形式给支教对应地的孩子们提供生动丰富且具有特色的支教课程,包括手工课、音乐课、美术课、生态文明课堂等,并积极听取学生们的反馈,对课程进行及时调整,保证参与到课堂中的小朋友们都能受益匪浅,都能感受到艺术的美妙以及学习的乐趣。团队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在助力乡村发展的同时,守护孩子们无患的童年,在安全的时光里留下快乐夏日回忆。



“芯”光支教,助梦南华



来自电子、外国语、交通三个学院的同学组成了“芯”光支教团。在二十多天的支教里,支教团成员们为南华县的孩子们开展了异彩纷呈的线上课程,通过“科技长廊”、“绘出异彩”、“书海撷英”、“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四类主题讲座和“学海无涯”一对一授课等多种形式,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拓宽了他们的知识广度。支教团还特别邀请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田兆耀副教授给孩子们带来主题为“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青少年电影欣赏”的讲座,为不同人格特点的孩子提出了有针对性、选择性的影片选择。



    同时,志愿者们坚持每周至少两次开展“心桥”谈心活动,从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和家庭生活等多个维度与同学们进行谈心交流,使得每位志愿者都能与自己的一对一帮扶对象结下深厚的友谊。



    在活动的尾声,“芯”光支教团组织开展“献绵薄之力,涌温暖之泉”的募捐活动,许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送去关爱与温暖。最后,每位志愿者给自己结对子的同学寄出一封信,一字一句是期望希冀,也是鼓励关爱,这封信是二十多天友谊的见证,更是未来彼此相连的纽带。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关爱儿童,注重教育,以自身所学,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教育保驾护航也是我们东大人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教育关爱,呵护成长,东大人一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