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自复建以来,致力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广邀海内外博学有志之士共议善治良法之题。为此,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与东南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合作,陆续出版了两套法学著作:《东南法学文存》和《东南医事法文库》,希冀借此系列将法学学术及实践议题研讨活动中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交锋、思想碰撞集结成书,再现学术盛宴,为进一步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提供论题文献基础。
目前,《东南法学文存》系列书籍已有8本:《新时代高等教育法治问题研究》《网约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治理挑战》《创新与发展:监察委员会制度改革研究》《财产犯研究》《医事刑法重点问题研究》《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的理论与实务研究》《员额制与司法改革实证研究:现状、困境和展望》《法治反腐的路径、模式与机制研究》,《东南医事法文库》系列书籍已有4本:《专断性医疗行为刑法处遇问题研究》《医师民事责任的法律构造》《民国时期医师法研究》《医疗损害风险社会化分担的法律问题研究》。
自2016年以来,东南大学秉“南雍余韵未散,学衡旧音绕梁”之志,借建设世界一流高校之契机,推出《东南学术文库》系列,着力打造蕴含“东大气质”的一流精品文科。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为助读者常温东南文脉涵养,俯瞰文库发展中的法学路径,不断推出丰富着东大社科领域的学术积累。
目前收入《东南学术文库》系列的法学书籍共有7本:《民生保障的国家义务研究》《私法视野下的水权配置研究》《中西刑法文化与定罪制度之比较》《房屋征收法律制度研究》《基于风险管控的社区矫正制度研究》《法律的嵌入性》《人权视野下的中国精神卫生立法问题研究》。
《东南法学文存》旨在将会议撷珍编纂成册,《东南医事法文库》 侧重于医事法领域的书籍付梓,《东南学术文库》系东南大学为打造一流精品文科而设。因此,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特设《东南法学文库》系列,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打造优质学术交流平台,为深入学术研究提供有利助益,为推进学院一流学科建设探索路径。
继8月推出《自然资源权利配置法律机制研究》后,《东南法学文库》系列再添力作,《独立保函的时代演进与制度发展》隆重出版。
《独立保函的时代演进与制度发展》
(出版时间:2020年9月)
作者简介
陆璐,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博士生导师,副教授,英国 Plymouth大学法学博士(国际贸易法),英国Wales大学法学硕士(商法与海事法),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士,美国Leigh大学访问学者。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东南大学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基地研究员,江苏省港澳台法学研究会理事,研究涉及国际法、比较法、商法、医事法等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擅长独立保函领域的法学研究。多次参加江苏省人大法工委的立法专家咨询工作。留英期间曾先后就职于英国Mishcon de Reya 律师事务所,英国Plymouth大学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2011年10月起任职于东南大学,先后曾担任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国际法教研室主任、江苏省团省委权益部副部长(挂职)、东南大学国际合作处副处长等职务。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院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江苏省法学会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著有全英文专著一部,中文专著一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内容简介
本书以独立保函的时代演进为背景,从形式起源出发,展开对该领域制度发展向度的研究。在国际法学界,独立保函制度的历史起源、实践障碍、模式异化及发展创新都无一例外的显现了商法功利主义的思想底色。由于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利益导向差异,由欧洲国家主导的独立保函领域规则和由美国主导的备用信用证制度呈现出区别化的法制模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适应了国际性、时代性的法学理论发展需求。中国式的“欺诈例外”理论,改变了中国商事规则过度受限于外国法律理论和法律思维束缚的历史现象,为新形势下中国在国际商事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建立提供启迪。但周期性实践中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司法中出现的“独立性”认定困局急需打破;立法中存在的“保函止付”规则漏洞也有待修正。中国式独立保函应以“一带一路”战略需求为导向,结合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事立法的趋同性走向,从宏观上考量包括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各类独立保函衍生物在内的独立保函制度建构,同时在微观上依据本国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对相关规则内容进行调整和细化。面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下的金融创新发展,独立保函的制度建设还应充分考虑市场化的利益导向,结合信息化的思维模式,以专业化的理论思路完成法制的范式转移。
本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独立保函的存在机理和区域发展 第一节 独立保函制度的一般法理 第二节 域外独立保函制度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中国的独立保函制度 小结 第二章 独立保函的独立性认定问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域外独立保函的独立性认定思路 第三节 我国保函独立性认定思路的应然修正 小结 第三章 保函“欺诈例外”问题 第一节 保函“欺诈例外”的渊源 —— 信用证“欺诈例外” 第二节 保函欺诈例外的国际性困境 第三节 保函欺诈例外的中国式发展 小结 第四章 “保函止付”问题 第一节 我国“保函止付”的司法现状 第二节 “利益衡量”在“保函止付”域外规则中的适用 第三节 我国当前“保函止付”规则下应然的“利益衡量” 第四节 “利益衡量”指引下“保函止付”的规则重塑 小结 第五章 宏观与创新思维下独立保函制度的新发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大数据赋能下信用证电子系列规则的发展 第三节 科技金融法律规制的范式转移 小结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主要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