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 我院两支团队荣获东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双十佳”奖项

发布者:高地发布时间:2020-12-21浏览次数:786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暑期,东南大学开展了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学子在实践中深入社会,磨练意志;将专业知识付诸实践,承担社会责任;克服疫情下的重重困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时期,创新互联网+”形式,线上线下融合联动,开展了志愿普法、环境保护、社会关怀等多样化的社会实践

其中,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两支团队在东南大学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双十佳评选中脱颖而出:法遇云端——花开疫散与青言社会实践团队荣获十佳团队,队长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胡馨月喜获十佳个人青青不晞社会实践团队荣获东南大学2020十佳团队提名及优秀调研报告,队员医学院陈嵘喜获十佳个人提名;秦嘉茵、段诗文等共19人次喜获优秀个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两支优秀实践团队的风采吧!

青语倾言普法宣讲团

法遇云端——花开疫散与青言


  


凛冬散尽谓之花开,法律长明谓之云端。在这个特殊的夏天,青语倾言普法宣讲团创造性地探索了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推行了微信-网站-抖音指尖普法三位一体的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




据了解,在答辩现场,团队列车长胡馨月与播报员秦嘉茵配合默契,带领评委老师们乘坐了青语倾言2020次特别列车,开启了这场志愿普法的奇妙之旅。青语倾言号特别列车途径湖北十堰、黄冈,最终抵达江苏南京,其中驶过了趣味法治云课堂多形式线下普法的站点,共获得了包括3家国家级、2家省级、2家市级在内的14家媒体、平台的报道。


  


本趟列车共有10名车组人员,分别来自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和人文学院,思想的碰撞让这个团队迸发出无限活力。列车长胡馨月延续了这份为祖国花朵撑起蓝天的希望,怀揣着这份澎湃着普法热情的梦想,最终开好、开稳了青语这趟特别列车。她带领的青语团队邂逅过过备课至深夜的月亮,只为第二天能将普法课件讲述地更为生动形象;也欣赏过走访至社区的三十七度骄阳,只为能将法治的光芒传播到每一个孩子的心上。



在今年12月开展的东南大学第三期志愿服务学堂优秀志愿项目分享大会上,胡馨月结合自身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介绍了青语倾言集联动性、灵活性、普适性于一身的志愿活动,获得了在场老师和学员的高度认可。

青语倾言号列车,一直在路上。



青青不晞

小学校园伤人事件的社会关怀



据悉,青青不晞实践团队由大红鹰会员登录中心、医学院、人文学院三个学院联合,李川教授担任团队指导,徐挺笠为组长,龚瑭韬、陈嵘、周及锋、梁宝太、王烨、阴驰、王琪为团队成员,先后走进江苏徐州、南通进行实地调研。


  




该调研着眼于小学、初中校园,从近几年频繁发生的中小学校园伤人事件入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手段分析此类事件掀起的社会影响,进行反省思考,呼吁社会关怀,从而提出填补当今社会对中小学生关怀漏洞的改善意见。在实践的几个月中,团队撰写了五万余字的调研报告,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方法;此外共撰写新闻稿5篇,被江苏省关工委官网、人民日报媒体端、中华网、中国日报、江苏新闻中心、中青网等10多个网站报道,以上合计总阅读量超过了十万。


  


青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校园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阵地,在这里发生的惨剧更格外让人痛心与惋惜。作为法律人,我们要知道,案件中的那些名字,不仅仅是代称,首先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法律人不能只是社会运转的机器,更要带着温度,去审视种种不幸背后的原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用尽全力去努力改变它们。

实践的成功离不开老师们的支持与鼓励,离不开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配合。希望同学们今后可以将社会实践与法学学科特色相结合,通过真实的触摸社情民情,更有针对性的助力基层法治建设,承担新时代法学生的社会责任!